鰂魚涌得名於早期溪流中甚多鰂魚。又因19世紀設有花崗岩礦場,後以海運輸出而得英文名稱Quarry Bay(採石灣/石礦灣)之名。然而,前述之溪流與海灣俱於填海工程後消失殆盡,轉型成為商住區。
1883年,太古洋行於鰂魚涌設立太古船塢、太古糖廠及香港汽水廠,使鰂魚涌成為當時香港最龐大工業區。同年,太古公司亦於鰂魚涌柏架山下設有太古水塘,為各廠房供應淡水。1892年,太古興建全港首個吊車系統,接駁鰂魚涌至柏架山,以接載太古員工和附近居民,直至1932停駛。到了1959年,為配合英皇道擴闊工程,鰂魚涌的溪流被覆蓋,變成了暗渠。
1970年代後期,太古公司各廠房陸續停業。太古水塘原址變成了康景花園;太古船塢原址則變成了大型私人屋苑太古城。至於太古糖廠,現在則變成了太古坊商業區。